X 关闭
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、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,2023年,潍坊市坊子区从最贴近老人需求的细微处入手,办好食堂助餐小事,托起老人晚年幸福大事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创新工作机制,全力推进助老食堂建设
午餐时间到了,走进刚运营的凤翔社区助老食堂,老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正如食堂里热腾腾的饭菜一样温暖可人。
“以前在家里随便吃点,没有很多菜,现在来社区食堂吃饭,省时省力省心,好吃营养放心!”近年来,随着我国出生率的降低和老龄化人口的增长,破解养老压力迫在眉睫。
坊子区政府充分认识到养老问题的重要性,从细微处着手,将助老食堂建设纳入政府全区民生实事项目和“十大新突破”重点工作项目,区委区政府成立智慧养老工作专班,由组织部长牵头,区民政局具体推进助老食堂建设。
为了保障助老食堂平稳起步,坊子区开展调研选址,并组织到威海等地学习考察老年食堂建设经验。区委书记多次实地调度工作进展,专班每月2次以简报形式向区委、区政府汇报工作进展,确保了如期将助老食堂投入运营。
拓宽资金渠道,保障食堂常态长效运营
在坊子,75-79周岁的特困、低保、残疾、独居、空巢、留守、失能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在社区助老食堂免费就餐。优先保障最困难老年人的就餐需求,不让老人拿一分钱是坊子区建设助老食堂的初衷。
为了保障助老食堂的可持续运转,坊子区打造了“政府出台奖补政策出一点,村(社区)集体经济补一点,社会爱心企业、社会组织捐一点”的资金筹措模式,除政府补助和村集体经济支持外,成立社区慈善微基金,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善款,通过定向捐赠的形式支持助老食堂运转。食堂内设有捐赠光荣榜、志愿服务专栏,社会爱心企业、爱心人士和公益服务组织的奉献让就餐者非常感恩,同时也呼吁了更多群体参与其中。
“做好每一件小事,将助老食堂建设运营做实,常态长效推动、坚持公益属性,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可口的饭菜,才能用‘小食堂’托起‘大民生’。”坊子区民政局局长这样说。
多种运营模式,提供优质便捷助餐服务
“我家离得近,走几分钟就到了”“我腿脚不好,志愿者小刘打食堂建起来以后天天给我送饭”。两位老人不同的心声反映了坊子区助老食堂的不同助餐模式。
根据不同村(居)情况,坊子区创新探索村级互助型和市场运作型两种运营模式,发展了助老食堂、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和餐饮企业老年助残服务点三种设施类型。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或者残疾老人,鼓励农村幸福院或日间照料中心、养老机构以及志愿者提供免费送餐服务,解决就餐的后顾之忧。
目前,全区15处助老食堂全部建成,47名志愿服务人员穿梭在食堂和老人家门口之间的大街小巷,服务老人1万余人次。“后续我们将持续发展助餐点,让助餐服务燎遍整个坊子大地”坊子区民政局养老科科长对于接下来的助餐发展充满了信心。
做好数据归集,提升食堂助餐服务效率
“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不论是对食堂的监管,还是对提升助餐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,有区大数据中心和第三方公司的技术支持,老人可以放心就餐”智慧养老平台负责人介绍。
早在2018年,坊子区便积极承担了全国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工作,打造了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。依托这一优势,通过将摄像头接入平台,归集全区各助餐服务网点餐厅、厨房操作间等视频信息,形成助老食堂后台一张网,切实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。
助老食堂配置打卡、人脸识别等监督管理系统,并接入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,老年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办理信息登记,平台自动记录老年人就餐相关信息。
民以食为天。老年人的就餐服务是居民服务的“关键小事”,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。正如坊子区“坊馨康养”养老品牌内涵,以建设助老食堂为基础,紧扣“老有所养、弱有所扶”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致力于打造养老保障、生活照料、康复照护、社会救助于一体的“一刻钟”养老服务圈,让老人放心养老也是对品牌的最好诠释。
(大众报业·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张乐琪 报道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非洁具网 版权所有
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
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